夏季高温,食物易因气温升高加速腐败变质,运输、储存与加工环节的安全风险显著攀升。为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职工饮食健康,自七月中旬起,职工餐厅全面启动高温天气食品安全专项自查行动。
源头把控:筑牢食材安全第一关
餐厅严格执行每日采购验货制度,确保所有食品原料来源可追溯,既要求供应商提供正规检疫证明及质量合格文件,也对生产日期、保质期逐批核验,坚决杜绝“临期品”“问题货”流入后厨。针对高温下易变质的鲜肉类,验收人员现场核查运输温控记录,触摸查验食材新鲜度,一旦发现温度超标或品质异常立即作退回,从源头阻断风险。验收环节严格落实“三查三对”:查标签批号与实际是否一致、查运输单据是否完整合规、查包装是否密封无破损,从源头上把好食材准入关。
精细管理:储存留样全流程可追溯
储存环节是高温天食品安全的“保鲜闸”。餐厅定期检查冷藏、冷冻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肉类、蔬果、半成品等按类别分区存放,温度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对部分老化失修、无法稳定控温的设备已及时更换,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食材变质。同时每餐次的主食、菜品均按品种单独封装,标注菜名、日期、制作人后存入专用留样冰箱,保存时间不少于48小时。留样销毁过程全程记录,确保出现问题时可快速追溯源头。
规范操作:烹饪环节严守安全标准
在食材处理与烹饪环节,餐厅制定了高温天专属操作规范。水产、肉类等食材一律采用冷藏解冻,从解冻到加工的时间严格控制在2小时内,杜绝细菌滋生温床;烹饪时确保肉类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彻底杀灭微生物。工具使用上严格执行“生熟色标”制度:红色用于肉类、蓝色用于蔬果、绿色用于熟食,从细节上避免交叉污染。同时,烹饪环节严守“零添加”准则,绝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完全依靠食材本味与科学搭配呈现自然鲜香,从根本上保障菜品的天然与安全。
环境整治:不留卫生死角防隐患
后厨环境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隐形防线”。餐厅要求工作人员每日晨检时规范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个人衣物存入专用衣柜,严禁带入食品处理区。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定时消毒垃圾桶,避免异味滋生蝇虫。
厨房设备维护同样细致,燃气灶具每日检查是否漏气,加工工具、容器每餐次使用后彻底清洗消毒,确保无油污、无霉变;防蝇紫外线灯、鼠饵站等防护设施定期检修更换;墙面、地面每周深度清洁,保持后厨通风良好、环境整洁。
据悉,此次专项自查行动将持续至八月下旬,期间职工餐厅将结合“日检查、周复盘、月考核”机制,动态排查高温天气下的食品安全隐患,通过针对性整治实现从食材采购到终端上桌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以实际行动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让职工在高温天里吃得放心、工作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