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每步入彬州公司中修现场,钢铁森林间跃动的身影都是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奋斗画卷。作为宣传人员,这是我入职以来首次在这片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战场上“实地作战”,中修期间,面对完全陌生的装置现场,除了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每个珍贵瞬间外,我也在这段历程中收获了自己的“道”。
明灯照征途:直击中修现场的温暖引航
魏俊聪、杨沛、马旭强、高丹、朱燕燕等彬州公司的骨干通讯员们,成为我初入现场时的领路人。他们是宣传创作中的良师益友,也是熟悉装置区域的可靠向导。穿梭于错综复杂的装置“密林”,从高耸的塔罐到忙碌的现场办票点,每一处都留下我们并肩的足迹。面对我源源不断的问题,他们耐心讲解中修期间重大项目的进展,专业术语在他们生动的描述下,变得鲜活易懂。当我对某处技术细节感到困惑时,他们总会停下脚步,用形象的比喻为我拨开迷雾。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走进中修的核心,触摸到这场攻坚战的脉搏。
匠心共研磨:焊花与文字间的技艺交融
在装置现场的采访过程中,我与彬州公司通讯员既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也是相互学习的良师益友。我们手持相机,在错综复杂的设备旁寻找最佳角度,在飞溅的焊花中捕捉精彩瞬间。工作间隙,我们围在一起热烈交流稿件创作的心得,他们分享如何将中修场景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也畅谈怎么运用文字营造现场氛围。在拍摄方面,我们互相分享拍摄技巧,探讨不同光线和背景下更加富有艺术性的构图思路。一次次的实践交流,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获取新的经验灵感,同时也能够第一时间运用到拍摄与写作中,使拍摄出的照片更具感染力,写出的稿件也更加生动鲜活。
星火映笑颜:钢铁丛林里的温情回响
除了通讯员,中修现场的干部职工都给予了我最热情的支持与鼓励。公司副总经理张安平在现场指导间隙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水汽车间主任李永华、乙二醇车间主任杨磊讲解了检修进度,为我们挖掘素材提供思路;现场工作人员更是积极配合,主动询问拍摄需求,调整仪容仪表,让我深受感动。在拍摄C1901压缩机检修特写时,工人师傅们反复调整姿势,只为呈现出最完美的工作状态。他们的支持,让我感受到团队协作的温情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要用最好的作品记录下他们的拼搏与付出。
千丝织锦章:多维视角下的奋斗长卷
与彬州公司通讯员一起,我们化作紧密咬合的齿轮,共同推动宣传工作“多点开花”。现场拍摄之余,我们围坐在办公桌前头脑风暴,精心策划宣传方案。除了聚焦现场检修、分析、电仪等一线岗位,我们还将目光投向后勤和调度方面:中修期间,食堂工作人员每天早早开始忙碌,合理搭配、精心备餐,一车车将热腾腾的饭菜准时送到现场职工手中;治安保卫人员实时坚守,做好安保和人员信息登记工作,守护厂区安全;消防人员、车辆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深入这些岗位,我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这些无私奉献的“幕后工作者”,他们从不同角度立体诠释了集团公司“精诚开物、责任至重”的核心价值观,多方位呈现渭化人积极向上、协调默契、干劲十足的精神风貌。
在中修的这段日子里,除了作品,更令我感激的是收获了真挚的情谊与宝贵的经验。那些在现场挥洒的汗水,那些与伙伴们热烈讨论的场景,那些被拍摄对象真诚的笑容,都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用更优质的作品讲述动人的渭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