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转自《中国应急管理报》——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进本质安全建设 让风险看得见、预警跑得快、处置零延迟
发布时间:2025-10-11     作者:徐 涛 成凤丽 吕国良       来源:2025年10月11日《中国应急管理部》      分享到:

ScreenShot_2025-10-11_150918_927.jpg

“公司在现场布置有大量的固定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为员工配备防爆手机和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跟随作业人员连续移动监测,精准捕捉空气中微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时预警、报警,最大限度防控风险。”谈及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渭化集团)全面监控装置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做法,双甲车间运行二班班长马吉祥说。

这是渭化集团利用智能化设备强化风险防控的缩影。

今年初以来,渭化集团践行“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文化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外包作业全过程监管,通过智防配合人防有效防控风险,优化培训、演练方式强化安全保障,形成精准监管、源头管控,纵深防御、科学预防的安全治理格局,推进本质安全型标准化企业建设。

联合督导完善制度

“自2023年以来,公司常态化实行‘纪检+安全’联合督导管理模式。由安全分管领导和纪委书记带队,安全监督管理部和纪检办公室联合,扎实推进各单位和外围子公司的安全重点工作及安全责任落实。”该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部长李小丹介绍。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制定并完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活动实施方案、安全生产责任倒查追溯制度、过程安全管理要素清单及职能划分细则,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台账档案,严格责任考核,加强过程风险防控。

为提升隐患排查能力,该公司于4月制定内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办法,实行现查现罚制度。“一般隐患最高奖励500元,重大隐患最高奖励5000元。”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程益虎说,“自办法实施以来,公司共审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23件,奖励金额4900元。”

该公司在制定作业过程安全管理要素清单及职能划分细则的基础上,结合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实际,系统梳理公司涉及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集团红线制度,从过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特殊作业管理、承包商管理、异常工况处置、检维修风险管控等9个方面整理了14项常用标准规范、制度和1个隐患排查清单。该公司于5月编制了常用安全生产标准规范汇编手册,员工人手一册,便于携带,可随时查看。

严格准入堵住漏洞

外包作业是渭化集团安全生产作业的重要部分,如何抓好外包作业安全?渭化集团从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安全培训、补足漏洞缺口入手,严把外包作业安全关。

“我们创新执行‘核查承包商入厂前培训+提升培训合格分数’相结合的措施,从源头强化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李小丹说,“对于合格的承包商,我们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承包商入厂前,该公司严格审核其安全资料,执行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考核制度。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公司级培训,承包商管理单位组织二级培训,承包商属地单位定向开展三级培训,每级培训都必须组织考试,合格者才能被录用。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累计培训外来作业单位319批次,淘汰317人,淘汰率约11.9%。

考试合格后,该公司对外来作业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外来作业人员知晓施工项目所在单位的安全风险,并能正确处置作业过程中的突发异常状况。该公司把作业人员的信息录入公司人脸识别系统,开通合同期限内的进出厂区大门权限,有效堵住未接受培训教育、教育不合格、中途换人等安全漏洞。

“我们对承包商执行‘黑名单’管理制度。将有不良记录或者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混乱、接连犯错屡教不改的承包商纳入‘黑名单’,在后续招标中启用安全否决权。”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刘学说。

人防智防双管齐下

走进双甲车间智能化监控大厅,在进门处左侧能看到当日工作的4个班组信息、管理人员信息,气化和净化不同工段员工的上岗证、安全证等。

厅内展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维码,旁边的钥匙按类别规范存放。“扫码能清楚了解公司岗位责任分工情况,便于日常对照检查。”双甲车间工艺工程师刘勇说。

每天交接班时,双甲车间都要交代清楚“十交”和“五不接”。“十交”和“五不接”是该车间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的当班作业内容和工作注意事项、风险防控要点等,有助于保障作业安全。

该公司通过人防、智防两手抓,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其中,针对3处重大危险源罐区设置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重大危险源区域风速、温度、湿度等参数,使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为重大危险源区域事故应急处置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

该公司制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明确硬件佩戴和系统运行等方面的管理要求。通过蓝牙、UWB(超宽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生产现场作业人员的实时精准定位、人员聚集风险报警、一键求救等功能,后台工作人员能通过视频监控实时跟进现场作业情况和外围周边环境。

“为防范因人员聚集造成的群体性安全隐患,公司为员工配备人员定位卡,人员聚集一旦超过10分钟,人员定位系统就会报警提醒。如果作业人员未及时疏散,我们通过后台能接到报警并进行远程提醒。”马吉祥说。

培训演练有效结合

“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走进公司安全文化长廊,这句话率先映入眼帘。继续往前走,能看到员工的安全座右铭。“这些不是简单的安全口号,是每名员工对安全工作的亲身体验、实践总结。”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郝景超说。

该公司采用一级培训一级的方式进行常态化培训,即由安全监督管理部组织培训各单位中层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再由各单位结合实际对所属各班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特殊作业监护人,公司单独组织培训,相关人员考取监护人考核合格证后才能持证上岗。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等主题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1次,并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创建、职业病防治知识等专题培训,做到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再回炉。

除组织内部培训外,该公司还积极参加外部培训和活动。该公司参加陕西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班组长培训,代表渭南市参加陕西省安全知识竞赛并获得团体一等奖。

该公司将培训考试情况纳入月度绩效考核,通过奖惩措施倒逼全员增强安全意识。

每年年末,该公司通过“一人一机、一机一卷”的年度安全上岗考试,对全员进行综合考评。“以前,我们得编制4套不同题型的考卷对全体人员进行考核。现在,我们利用公司教育培训考试系统,由系统题库随机生成考卷,不仅提高了考试效率,而且有效杜绝了考试作弊的情况。”郝景超说。

为强化日常培训所学所得,该公司加强“无脚本”演练和“双盲”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为确保队伍和装备跟得上,该公司建成完善的应急救援物资库,除建成公司级应急救援物资库外,还在装置区设置多个应急救援物资存放点。该公司组建由11人组成的危化品应急救援队伍,每季度开展为期10天的应急救援训练;还组建由46人组成的消防救援队伍,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