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通讯员培训,培训讲师们精彩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在媒体格局变革、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次培训恰逢其时,为我们基层通讯员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新视野。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们基层通讯员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强化了我们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担当,为我们更好地服务公司改革发展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一个上午的时间,但是在这一上午的时间里,我却接触到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写作与摄影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开拓了眼界,锻炼了思维能力,特别是学习到了两位授课老师的宝贵工作经验。
培训特邀的渭南广播电视台王长江老师以“通讯员入门:从写好消息,拍好照片开始”为题,为公司全体基层通讯员上了生动的一课。王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他结合典型案例为我们系统构建了新闻工作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摄影技巧,为我今后做好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价值重构层面,我认识到企业新闻必须把握好政治属性、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统一。王老师说:“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努力将视角和看点结合起来。”我们的报道要始终服务于企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善于从专业领域发现新闻点,展现行业特色和企业特点,同时要反映公司发展的新实践、新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感性,善于从日常工作中发现具有报道价值的亮点。在能力提升方面,王老师系统地传授了选题挖掘和内容创作的方法论。我深刻意识到要做好写作前的构思,围绕重点工作和重大节点提前谋划;要在认识新闻“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要明确新闻撰写的主题中心和四大结构,从标题入手,写好导语、主体和结尾,写出“靠谱”的新闻;要坚持实践出真知,深入生产一线和项目现场抓取一手资料。在视觉表达方面,王老师强调了新闻摄影的叙事功能,要保证拍摄的照片具有时效性、现场感、真实性和典型性。我体会到要善于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决定性瞬间,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人物表情和情感,运用多种构图方法,使照片既真实自然又具有艺术感染力。这些技巧的学习让我充分意识到,好的新闻摄影能够为文字报道增色添彩,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王老师的一句:“在最典型的环境中去拍摄最典型的人物,去抓取最典型的瞬间”是对拍“好”照片的最好阐释。
培训特邀的渭南摄影协会主席张鹏老师讲授的课程主题为《手机摄影技巧和工作中的应用》。张老师的课程实用性更强,他指出,初学摄影时一定要先尝试提高审美能力。在工具使用方面,张老师详细讲解了手机摄影的各种功能和使用技巧。通过课程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对焦、曝光、白平衡等基本功能来确保照片质量;了解了根据不同场景选择使用HDR、夜景、人像和全景等特殊拍摄模式;熟悉了使用网格线、水平仪等辅助功能来提高构图准确性等,这些技能的掌握,将有助于我日后能够充分发挥手机摄影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在场景应用方面,张老师针对通讯员常见的工作场景进行了专门指导。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掌握了会议拍摄中如何捕捉主要领导、会场全景、与会人员等不同场景的拍摄要点;学会了在活动拍摄中捕捉精彩瞬间和细节特写的方法;掌握了运用多角度、多形式展现生产现场的工作场景和技术技巧,张老师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利用“一滩雨水”拍好景色,这些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快速上手,拍出符合要求的新闻照片。在后期处理方面,张老师强调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我认识到要坚持新闻真实性,避免过度修图改变事实;学会了使用简单的调整工具优化照片提升效果;建立了照片审核意识,确保发布的每张照片都符合规范要求。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业务学习,更是一次思想洗礼和能力提升。接下来我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升个人撰写宣传稿件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我将制定个人能力提升计划,明确改进方向,按照工作标准,将学到的规范和要求转化为日常工作的标准流程,并注重总结反思,定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其次,我将积极探索融媒体报道,学习运用新媒体平台,尝试运用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新闻报道;我将创新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渭化故事,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传播效果。最重要的是,我将继续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认真参加部门和公司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密切关注行业和企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主动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