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7日,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十百千”青年大宣讲正式启动。为推动这一理念在公司班组、一线实现“全覆盖、真落地、见实效”,集团公司团委精准组织所属各团支部130余名青年干部、先进模范、业务骨干及优秀团员,在渭南、彬州两地同步收看宣讲直播。宣讲内容干货满满,参会青年反响热烈、收获颇丰,以下精选部分青年的学习感悟,共同倾听青春之声。

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我们要主动立足岗位精准发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把“四种经营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人力资源部青年骨干 邢晓晓)

聆听宣讲后,我对四种经营理念与日常工作的深度融合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践行理念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融入具体事务的扎实行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以创新思维为引领,激发工作活力,秉持严谨细致的态度高质量完成每一项任务——这既是必须坚守的工作准则,更是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责任担当。我将以此为动力,为企业稳健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企业管理部青年骨干 马渭斌)

观看本次青年大宣讲,目睹四种经营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对我们青年而言,无疑是一堂生动又深刻的实践课,其中长安益阳的突破创新案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深刻认识到,唯有将“紧日子”的节俭意识内化于心,把每一笔“花钱”都当作“投资”精打细算,才能有效应对市场挑战,真正积攒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好日子”。作为青年,我们更要在工作中锤炼价值判断思维、不断提升自我,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财务资产部青年骨干 郑一佳)

“用‘紧日子’过‘好日子’”,核心是在成本上做“减法”——砍掉非必要开支、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筑牢抗风险的“安全垫”;“用‘赚钱’思维去‘花钱’”,关键是让每一笔支出都成为“潜力投资”,聚焦能带来长期收益的领域,杜绝资金盲目消耗;“用‘乙方’思维做‘甲方’”,需要打破身份壁垒,以合作方的视角考量问题,既提升协作效率,又构建稳固的伙伴关系;“用‘营销’思维抓‘生产’”,则要让生产紧跟市场脉搏,以用户需求倒推生产标准,让产品自带市场竞争力。这四种理念相互支撑,是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上海嘉定公司青年骨干 姚鹏飞)

聆听宣讲过程中,我全程专注投入。宣讲人用真切的话语分享企业降本增效的发展实践,尤其是具体案例的讲解,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他们的细致与严谨,为我们青年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深入学习“四种经营理念”后,我会在岗位上紧盯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用数据剔除瑕疵、用标准守住底线,为企业稳定发展尽己所能。(质量监督检验部优秀青年 王瑞)

通过参与这次宣讲活动,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我深刻体会到“用乙方思维做甲方”的实际成效:核心是要从“单纯提需求”转向“共同解难题”,建立“客户导向”的需求管理模式。具体将从三方面落地推进:一是需求前置调研,提出采购或项目需求前,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采供等部门开展“需求共创会”,精准明确“表面需求”背后的真实目标;二是引入“乙方视角”评审,针对新建装置、技术改造等重大需求,邀请外部专家或潜在供应商提前介入,从“落地可行性、成本最优性、后期运维便捷性”三方面评估需求合理性;三是用“乙方语言”沟通,将模糊的需求转化为可量化的“交付标准”,让执行层和供应商都能清晰把握目标。(物料车间青年骨干 梁健)

参加本次“十百千”青年大宣讲,我对“用紧日子换好日子”“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明确了要将其融入化验室岗位实践的具体方向。工作中,我会通过回收原辅料配制清洗液、合理利用备用脱盐水,从随手关水关电等细节处严控成本;通过仪器共享、定期维护提升设备能效,通过优化实验步骤(如COD分析先判断浓度再操作)节约试剂。作为青年职工,我会以此次宣讲为契机,把“四种经营理念”落到实处,在岗位上精打细算、创新实干,为企业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助力实现“用紧日子换好日子”的长远目标。(彬州公司分析化验室青年骨干 薛志华)

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十百千青年大宣讲”意义深远,让我对四种经营理念的内涵与实践要求有了更系统的理解。作为生产部能源专管员,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理念正是能源管理提质增效的核心指引。接下来,我会把理念融入日常管控,推进重点设备节能技改,强化能耗数据监测分析,带动全员参与降本增效,切实推动理念落地见效。(彬州公司生产部青年骨干 张森)

敢想才能敢干,敢干更要实干。四位宣讲人用生动、真实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为企业节省十亿元,就等同于为企业挣得十亿元;建设项目每提前一天完工、高标准早日投产,就是早日为企业与员工谋福利。打破常规思路、积极探索创新,才能不负青年担当。“支架直搬”的破局案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此前94蒸汽凝液因温差大导致管道振动,车间新增ORC发电项目后,不仅解决了管道振动问题,还持续产出清洁“绿电”。这让我明白,学习理念从不是口号,关键在于我们要敢想敢试、付诸行动。(乙二醇车间青年骨干 陈博文)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