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艺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文化生活 > 员工艺苑
师嘉力作品——《青春熔炉初淬炼》
————脱硫现场,一名新副操的成长印记
发布时间:2025-07-31     作者:师嘉力       来源:动力车间      分享到:

今年三月底,当我第一次踏足三期锅炉脱硫现场时,设备的运转声伴随着整个空间的脉动,那些纵横交错的管道如钢铁丛林般铺展在眼前,令人顿感渺小。作为刚入厂的新人,望着高耸的脱硫塔与复杂的仪表盘,兴奋之余亦夹杂着难以言说的陌生与敬畏——这庞大的工业机体,究竟如何有序运行?我能否真正融入其中?

ad2fe24092260ca3227d9f73e95cc2d.jpg

初涉现场,纷繁复杂的工序流程曾让我如堕云雾。脱硫塔、汽动泵、给水泵……这些书本上的名词,在现场变成了冰冷庞大、需要精准操控的实体。记得第一次独立巡检,我转晕了头,差点错过一个关键的巡检点。幸运的是,经验丰富的内操蔡智勇师傅成了我的引路人。他看我一脸茫然,于是带着我从泵房入口开始,沿着工艺流向,逐个设备讲解。我渐渐懂得如何解读仪表上细微的波动代表什么,如何通过听声音、摸温度、看液位等方式初步判断设备状态,如何在烟气参数变化时,根据吸收塔负压和料位,初步判断系统响应是否正常。这些看似平凡的操作,正是维系脱硫效率稳定、确保环保排放达标的基石。蔡师傅常说:“流程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把流程刻在脑子里,把设备当成伙伴去了解,你才算入了门。”

四个月时光如梭,经历了日夜轮转的倒班生活,也经历了不少考验。一个记忆犹新的小夜班,现场相对安静。我正跟着蔡师傅学习监盘。突然,蔡师傅原本放松的坐姿瞬间绷直,他紧盯着DCS屏幕上工艺水箱的液位曲线,眉头紧锁——水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下降,远超出了正常补水调节的范围!“不对!水位掉得太快!”蔡师傅的声音带着警觉。水位过低将直接导致工艺水中断,连锁引发整个脱硫系统甚至关联锅炉的非计划停机,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丝毫犹豫,蔡师傅双手已在键盘和鼠标上飞速操作。他迅速将补水调节阀切至手动模式,一边果断地将开度大幅调高,一边抓起对讲机:“魏师傅!魏师傅!听到请回答!工艺水箱DCS水位显示异常快速下降,我已手动加大补水!水位掉速异常,马上去现场检查水箱本体、出口管路和所有阀门状态!快!”

“收到!马上去查!”对讲机里立刻传来魏师傅干脆利落的回应和跑动的脚步声。在到达现场后,魏师傅第一时间打开了工艺水箱进水旁路,然后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控制室里,蔡师傅和我紧盯着屏幕,加大工艺水箱补水后,DCS盘上液位显示依旧大幅度波动,气氛依然紧张,时间仿佛过得很慢。终于,魏师傅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如释重负:“蔡师傅,现场检查完毕!水箱本体无渗漏,出口管路阀门都完好,各手动门状态正常!只是现场液位计显示出现了问题。”原来是一场虚惊!是仪表故障引发的“假警报”!蔡师傅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神情,并通知了仪表班报修。蔡师傅对我说:“盘上发现异常要快,处置要果断,这没错。但现场反馈就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魏师傅第一时间去核实清楚,我们可能就真当大事故处理了,甚至可能误操作。”

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脱硫副操的工作远非简单的“看仪表、动阀门”。它要求时刻保持警惕,对关键参数的异常变化有敏锐感知和快速反应;它更要求对现场信息的充分尊重和对仪表可靠性的清醒认识;最重要的是,它要求盘上与现场像齿轮一样精密咬合、信息互通。

从最初的慌乱无措,到现在能辅助主操完成一些基础参数调整,我深知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前辈无私的指点和团队的托举。我开始主动思考每一次调整背后的原理与逻辑,也更深切地理解到规程的重要性、团队协作的无价,以及“不盲信单一数据,现场核实是金” 的宝贵经验。这份在实战中获得的领悟,远胜于书本。我体会到,所谓匠心与成长,往往就蕴藏在日复一日对规程的敬畏和执行、对细节的持续追问,以及在每一次“警报”响起时与战友们协同应对的扎实功底之中。

这段渭化时光,如同将我置于青春与责任的熔炉中淬炼。运转的锅炉与精密的脱硫系统,既是宏伟壮阔的工业画卷,更是我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坚实阶梯。那些浸透了汗水与专注的日夜,终将凝聚为一名青年工人成长的印记。未来道阻且长,我将继续扎根于这方滚烫的现场,以脚步丈量管廊,用责任守护指标——在渭化这片热土上,在守护碧水蓝天的征程里,以点滴之力,书写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质朴而坚定的价值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