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艺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文化生活 > 员工艺苑
薛豪作品——《光影中的历史回响》
——携子同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发布时间:2025-08-01     作者:薛豪       来源:质量监督检验部      分享到:

暮色渐沉,夕阳的余晖为城市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沉思许久后,牵着子的小手走进电影院,在这个平常的傍晚,我选择带他们观看《南京照相馆》——这部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一家照相馆故事的影片。“爸爸,南京照相馆好看吗?”我轻轻揉搓了他的小手,不知该如何用他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述那段沉重的历史。

当银幕亮起,1937年的南京城在镜头中徐徐展开。飞机轰鸣,硝烟弥漫,人如草芥的氛围对于残酷历史的描述恰如其分。"吉祥照相馆"这个本该定格美好记忆的场所,瞬间沦为人间炼狱中的一隅避难所,几名小人物的命运也因此串联在一起,她们的形象鲜明且立体。起初,她们或许只是想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但在危难绝境中却展现出了勇气和坚守。尽管害怕,尽管力量微博,却用最朴素的坚守,在黑暗中点亮微光。正如所说,暗房红光会灭,但胶片定格的真相,永远是照亮前路的光。

照片2.jpg

片尾现代南京城的繁华景象,与老照片形成鲜明对比,儿子轻声说:"变化好大啊。"简单的五个字,是一个孩子对历史变迁最质朴的认知。

“爸爸,她们为什么这么勇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儿子四岁那年,总喜欢跟在姥爷身后,摇摇晃晃地学踢正步。他那双还站不太稳的小脚努力模仿着军人的步伐,模样滑稽又可爱。"我也要像姥爷一样去当兵!"他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宣布。我蹲下来问他为什么,他指着我胸前的党徽:"因为爸爸、爷爷、姥爷都戴这个红色的章章,带红章章的不怕虫子!"童声稚嫩,却掷地有声。

五年后的今天,九岁的他坐在影院里,与我一同观看《南京照相馆》。作为父亲,我从未刻意引导他的人生选择。但我知道,今晚的光影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证言,更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一个孩子对责任与担当的最初理解。当他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说出理想时,我能做的,就是站在他身后,像我的父亲对待我那样,给予他最坚定的支持。

这场跨越五年的对话,始于一个孩童对“红色章章”的懵懂向往,成长于对历史伤痛的共同凝视。或许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是灌输宏大的道理,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让那些值得铭记的光影,自然地在孩子心中投射出属于他们的理解与选择。离场时,儿子回头看了眼影院门口的海报,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留在了他的记忆里——就像当年姥爷的正步,留在了他四岁的那个夏天。这样的亲子观影体验,远比教科书上的文字更有温度,也更令人难忘。

“儿子,你们也要热爱我们的祖国,因为热爱,所以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