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市场化运营的浪潮中,用“‘乙方’思维做‘甲方’”不仅是理念创新,更是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指南。对于统筹科技项目与发展规划的科技发展部而言,这一理念更具深层价值。作为企业技术战略的“甲方”决策者,科技发展部唯有主动切换视角,以“乙方”的同理心、执行力与服务意识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业务的同频共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首要在于打破“指令下达者”的认知壁垒,建立“需求共创者”的角色定位。技术改造与节能改造等科技项目的挖掘论证绝非科技发展部的“独角戏”,而是需联动生产、财务、安全等多部门的“协同工程”。传统“甲方”思维下,职能部门易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仅凭专业判断制定改造方案,往往导致项目与实际生产需求脱节。而“乙方”思维要求先做“倾听者”,深入生产一线调研设备瓶颈,与车间班组共同梳理节能痛点,向财务部门共同论证投资回报预期。今年以来,科技发展部在推进生产装置改造时,摒弃了“先定方案再征求意见”的旧模式,以项目立项论证充分、项目任务具体、工作责任明确为目标,先后组织召开科学技术委员会6次,审议立项科技项目40项,推进生产装置全流程挖潜增效。
将“乙方”的结果导向与成本意识融入“甲方”决策,是科技发展部履行职责的关键抓手。企业发展的核心诉求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科技项目作为效益提升的重要支撑,必须兼顾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乙方”在承接项目时,始终以“交付合格成果、控制成本损耗”为核心目标,这种思维对科技发展部极具借鉴意义。职能部门不应仅关注科技项目技术指标是否达标,更要以“投资回报率”为标尺,综合考量设备采购成本、运维费用与节能效益。通过引入“乙方”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思维,对不同改造方案进行量化对比,既能避免“为节能而节能”的资源浪费,又能确保每一笔技术投入都有效可行,精准对接公司发展战略。比如立足于提升甲醇产品能效水平实施的三期变换S2过热蒸汽余热回收项目预计年节约用能1.3万吨标准煤,甲醇合成汽包副产蒸汽发电项目预计年节约用能0.6万吨标准煤,紧盯“乙方”结果导向履“甲方”之责,确保公司科技投入转化为经济效益。
以“乙方”的服务意识强化“甲方”的统筹能力,是科技发展部推动工作落地的保障。技术改造与节能改造涉及环节多、协调难度大,作为统筹部门,科技发展部主动对接需求、破解难题。在项目实施阶段,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反馈进展、响应诉求;在验收投用后,提供技术培训与运维支持,确保改造成果充分释放。这种从“指令统筹”到“服务统筹”的转变,既能凝聚部门合力,又能提升科技发展部在企业中的价值认同。企业面对市场的“乙方”思维,本质是对需求的敬畏与对价值的坚守。科技发展部根据公司面临扩大产业规模和优化产品结构的双重需求,紧扣企业发展需求,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常抓不懈谋项目,持之以恒促发展。
科技发展部以“乙方”思维履行“甲方”职责,正是将“四种经营理念”内化于技术决策与统筹工作中。从需求共创到成本管控,从服务统筹到价值落地,唯有始终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为核心,才能让技术改造成为提质增效的引擎,让节能改造成为绿色发展的支撑,最终实现科技发展与集团公司战略的深度融合,为企业行稳致远注入技术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