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艺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文化生活 > 员工艺苑
吴平凡作品——《秋日随笔》
发布时间:2025-10-27     作者:吴平凡
      来源:企业管理部      分享到:
今年却奇怪了,夏天大热的天,硬是一滴雨不下,到入秋该收庄稼了,倒像是谁把天捅破了,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不见太阳已一月多了。气温眼见得一日比一日低,常能听见关中人拖着音说道,“一层秋雨一层凉”啊。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春女感阳而思,秋士见阴则悲。”秋天总是万木萧瑟,给人以悲凉之感。杜工部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是很典型的悲秋之作。我是不大喜欢这种触景伤情、病病殃殃的感觉,比起“秋风秋雨愁煞人”,王摩诘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显得更具有灵动的意趣。
国庆回老家,连日阴雨,却正是收玉米的时候,去田地里转转,广阔的庄稼地宛如沼泽,乡亲们只能穿着雨衣雨鞋,或用编织袋,或用背笼,肩扛手抬,一趟趟地把玉米艰难地收到地头。
看着他们的辛苦,不免让人心酸。我问隔壁的乡亲,“辛苦吧?”他憨憨地笑“辛苦有啥办法?咱就是个农民嘛。再说,现在这日子都好成啥咧!”他的真切而朴素的话语立刻让我感慨和振奋起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以来的精神内核吗?任何的艰难困苦也视若平常,积极乐观,不屈不挠。
家门口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红得那么鲜亮明艳,正是“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给人以丰收的希望和喜悦。回到单位,生产装置正满负荷稳定运行,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仍逆势取得亮眼的经营业绩,更是给这个秋天增加了一抹明媚的颜色。
写此文时,深秋已过,已是霜降节气。
“人间至此秋色尽,草木摇落露为霜。”愿我们大家都能好事成“霜”,喜从天“降”。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5号